13.09
03:48
「最強跑鞋」Ultra BOOST 四代全面解析
自2015年推出以來,Adidas Ultra BOOST 系列歷經四代升級,從1.0到4.0,每一代都在舒適性、鞋面材質與鞋底科技上進行改良。本文將帶你逐代解析Ultra BOOST的變化,讓你快速了解各版本差異與特色。
一、Adidas Ultra BOOST 1.0:開創潮流與舒適的新標準
2015年推出的Ultra BOOST 鞋 1.0,是系列的開山之作。當時BOOST科技尚未被大眾完全接受,但隨著Kanye West等明星上腳,UB 1.0迅速爆紅,成為時尚單品。核心特色:
BOOST中底:近3000個顆粒的全掌中底,每顆如小氣墊般提供軟彈回饋,結合Stretch Web固定技術,提升穩定性。
Primeknit鞋面:一體式編織材料,緊密包裹雙腳,透氣性良好。
缺點:
鞋底耐磨性與防滑性差,在濕滑地面容易打滑。
使用壽命受到鞋底限制,需謹慎使用。
二、Adidas Ultra BOOST 2.0:抓地力與舒適性升級
2016年推出的UB 2.0主要改良了鞋底與鞋型:鞋底升級:Stretch Web更換為Continental馬牌大底,橡膠顆粒增大,提升耐磨與抓地力。
鞋口調整:鞋口變大,更易穿脫,鞋型更加平順,貼合腳掌。
這些改動讓UB鞋 2.0在舒適度與日常穿著體驗上比1.0更為優秀。
三、Adidas Ultra BOOST 3.0:鞋面流線設計
2017年推出的UB 3.0,主要變化集中在鞋面:Primeknit鞋面改良:採用流線型設計,去除前掌透氣孔。
側面支撐片更新:增加透明感,材質更軟韌,不易斷裂。
3.0在外觀上更具流線感,也提升了舒適性和鞋身支撐。
四、Adidas Ultra BOOST 4.0:趨近完美
UB 4.0在鞋型、鞋底與前掌弧度上基本延續前代優勢,最大改進在於Primeknit鞋面編織:編織細節更豐富,透氣性優於3.0。
流線感加強,視覺與穿著體驗都更舒適。
整體而言,UB 4.0在細節上趨於完美,但核心軟彈腳感與日常舒適性保持一貫水準。
五、版本辨識與總結
辨識各代Ultra BOOST 跑鞋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鞋面紋理:1.0與2.0紋理相似,但1.0因稀有配色使用率低,多數可視為2.0。
3.0與4.0編織面更易分辨,流線與透氣設計是主要區別。
總結:Ultra BOOST系列以BOOST中底和Primeknit鞋面著稱,兼具舒適性與潮流外觀。雖然UB偏向日常休閒使用,對專業跑步支撐性有限,但依然是Adidas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跑鞋之一。
有興趣的朋友可前往 查看合集】